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精)耶路撒冷史
-
>
(精)塵封的盛世+偉大的考古學家與探險家(全二冊)
-
>
極簡年表+中國史+世界史+國學大綱(全4冊)
-
>
清嘉錄:中國人的節日之書
-
>
(精)長沙市文物征集集錦
-
>
翦商
-
>
驍騰萬里:中國古代馬文化展
反映與建構-歷史認識論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810919968
- 條形碼:9787810919968 ; 978-7-81091-996-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反映與建構-歷史認識論問題研究 內容簡介
《反映與建構·歷史認識論問題研究》既做“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學術梳理,又側重于對以往學術狀況的現代評論、旨在揭示學術論爭的來龍去脈、發展線索、內在邏輯,著眼于學術的未來發展。
《反映與建構·歷史認識論問題研究》為其中之一的《反映與建構——歷史認識論問題研究》分冊,書中具體包括了:歷史認識客體與“歷史事實”的多重性、歷史認識的本質屬性等內容。
反映與建構-歷史認識論問題研究 目錄
總序
導言
章 歷史認識運動的個體-社會機制
一、歷史認識主體問題之“發現”
二、歷史認識主體范疇研究之“緣起”
三、歷史認識主體概念內涵之界定
四、歷史認識主體形式之劃分
五、歷史認識個體主體意識之結構
六、歷史認識群體主體意識之“審查”
七、歷史認識主體意識滲透之不可避免性
八、歷史認識主體之屬性
九、余論
第二章 歷史認識客體與“歷史事實”的多重性
一、歷史認識客體有幾重
二、歷史認識客體屬性及其影響
三、“歷史事實”概念研究
四、余論
第三章 歷史認識運動形式的復雜性
一、歷史認識基本形式
二、歷史認識層次
三、歷史思維及其形式
四、余論
第四章 歷史認識的本質屬性
一、歷史認識本質的相對性
二、歷史認識性質的客觀性
三、余論
第五章 歷史*標準三家十二說
一、歷史認識的“可檢驗性”及其特點
二、歷史*標準與“檢驗”形式
三、余論
我與我的客體(代后記)
導言
章 歷史認識運動的個體-社會機制
一、歷史認識主體問題之“發現”
二、歷史認識主體范疇研究之“緣起”
三、歷史認識主體概念內涵之界定
四、歷史認識主體形式之劃分
五、歷史認識個體主體意識之結構
六、歷史認識群體主體意識之“審查”
七、歷史認識主體意識滲透之不可避免性
八、歷史認識主體之屬性
九、余論
第二章 歷史認識客體與“歷史事實”的多重性
一、歷史認識客體有幾重
二、歷史認識客體屬性及其影響
三、“歷史事實”概念研究
四、余論
第三章 歷史認識運動形式的復雜性
一、歷史認識基本形式
二、歷史認識層次
三、歷史思維及其形式
四、余論
第四章 歷史認識的本質屬性
一、歷史認識本質的相對性
二、歷史認識性質的客觀性
三、余論
第五章 歷史*標準三家十二說
一、歷史認識的“可檢驗性”及其特點
二、歷史*標準與“檢驗”形式
三、余論
我與我的客體(代后記)
展開全部
反映與建構-歷史認識論問題研究 節選
《反映與建構:歷史認識論問題研究》是一套以問題為中心的學案叢書。傳統學案體史書在于研究不同學派的學術源流、內容及其對之進行學術評斷;本叢書則既做“辨章學術,考鏡源流”的學術梳理,又側重于對以往學術狀況的現代評論、旨在揭示學術論爭的來龍去脈、發展線索、內在邏輯,著眼于學術的未來發展。 犬問題,大手筆,大思路。揭示既往學術之理路,展現未來學術之趨勢。
商品評論(22條)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
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
¥9.1¥24 -
中國史學通論
¥19.3¥28 -
昨日書林:明史講義(精裝)
¥31.9¥58 -
史學的批評與批評的史學
¥31.8¥48 -
史學遺產六講-大家小書
¥9.1¥24 -
大家小書-中國史學入門
¥1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