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志所向-孫中山的政治社會思想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076503
- 條形碼:9787510076503 ; 978-7-5100-7650-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吾志所向-孫中山的政治社會思想 本書特色
《吾志所向:孫中山的政治社會理想》本書原文為英文,是20世紀30年代民國政府國際社會宣傳孫中山思想的官方版本。本書在內容上分為兩大部分,一是編者許仕廉對孫中山的學說及其產生背景的闡釋和分析;二是孫中山在政治與社會方面的經典學說原文,包括:孫中山國事遺囑、孫文學說中“有志競成”的部分、國民政府建國大綱、關于五權憲法的演說、中國國民黨**次代表大會宣言、中國國民黨北伐宣言、北上宣言、民族主義六講、民權主義六講、民生主義四講等,幾乎囊括了孫中山政治生涯中所有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著作和演講,是理解孫中山思想與民國政治社會的*佳讀物。
吾志所向-孫中山的政治社會思想 內容簡介
推薦一:本書幾乎囊括了孫中山政治生涯中所有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著作和演講,是20世紀30年代國民政府向國際社會宣傳孫中山思想的官方版本。
推薦二:本書收錄了孫中山演講及政論的*權威版本,近代中國關于民主、憲政、共和的重量級作品,深入剖析民國社會的困境和癥結,許多觀點對當今社會亦有參考價值。
惟愿諸君振興中國之責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所以吾儕不可謂中國不能共和,如謂不能,是反夫進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價也。且世界立憲,亦必流血得之,方能稱真立憲。同一流血,何不為直截了當之共和,而為此完備之立憲乎?語曰:“取法于上,僅得其中?!睋衿涠》ㄖ?,是豈智者所為耶?鄙人愿諸君于是等謬想淘汰潔盡,從上之改革著手,則同胞幸甚,中國幸甚!
——孫文
吾志所向-孫中山的政治社會思想 目錄
序 言
編者前言
導 論 孫中山政治思想產生的背景
**部分 孫中山遺囑及自傳
**章 孫中山國事遺囑
第二章 孫中山自傳
簡 介
革命宣傳的**階段:1885—1892
廣州的革命組織活動:1892—1895;1895 年廣州起義
從日本經檀香山到達美國:1895
洪 門
在歐洲和日本的革命活動;在中國與革命者建立廣泛的聯系:
1896—1900
公眾觀念的巨大轉變;學生參與革命:1900—1905
同盟會之始:1905
起義吸引全世界的關注
在萍鄉、潮州的努力:1906—1907
廣東欽州、廉州起義:1907
在云南的嘗試:1907—1908
新加坡事件;嘗試暗殺皇帝:1908—1910
籌款活動及其艱難:1910—1911
武漢的情形:1911
武昌起義的成功是幸運的
民國外交之始:1911
孫中山當選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
第二部分 五權憲法
第三章 國民政府建國大綱
第四章 關于五權憲法的演說
五權憲法的源起
三權憲法的缺陷
廣泛的選舉權和考試制度
五權憲法是民國政府的建國基礎
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政治區別
立憲的起源
自由與獨裁的平衡
憲法是控制人事的機器
考試的重要性
五權憲法是用以管理民國的新機器
第三部分 關于憲法的宣言
第五章 中國國民黨**次代表大會宣言
一 中國之現狀
二 國民黨之主義
三 國民黨之政綱
第六章 中國國民黨北伐宣言
第七章 北上宣言
第八章 致段執政的信:關于重開國民會議
第四部分 民族主義
第九章 種族與人口
民族主義
民族與國家
王道與霸道
區分民族的因素
中國由一個民族構成
英國的民族
日本的民族
俄國的革命
**次世界大戰
德國、法國與美國
中國的人口及未來
法國的教訓
中國的命運
第十章 政治力與經濟力
天然力
政治力
經濟力
置于列強控制下的次殖民地的中國
關于關稅控制的案例
保護稅法
妨礙國內工業發展的關稅
中國的外國銀行
中國在匯兌中的損失
外國從存款中獲取的無盡利益
跨國運輸
賦稅、地租及不斷增長的地價
商業與投機事業
可怕的貢賦
三股聯合起來的力量
第十一章 中國的民族主義精神
偷珍寶的賊
明朝遺民的革命活動
將珍寶藏在污穢之中!
洪門會黨
有關中國民族主義的實例
民族主義衰亡的原因
猶太、印度和波蘭的例子
中國曾經是帝國
世界主義的本質
民族主義與良心
中國民族的來源
竹杠的故事
世界主義與滿族統治
十二萬萬五千萬與二萬萬五千萬
第十二章 民族主義與世界大同
歐洲的民族主義
爆發世界大戰的原因
民族自決
俄國革命
被壓迫人民的解放
我們的責任:民族主義還是世界主義?
帝國主義中國的威望
誰是*近*強大的敵人?
中國人愛好和平的品質
我們兩千年前就有的理念和政治哲學
中國需要科學
第十三章 恢復民族主義的方法
政治力
一個月美國便可以亡中國
40 天英法便可以亡中國
各種勢力之間的平衡
新陰謀
外國勢力對中國的稅收掠奪
滅種危機
重建民族主義的基礎
家族忠誠
方法論
不合作政策
第十四章 民族道德與世界穩定
民族道德的重要性
忠 孝
仁 愛
信 義
愛和平
復 興
種族偏見和外族干預
吐痰的例子
其他的陋習
中國人固有的能力
強盛的新中國
中國對世界穩定應負有的責任
第五部分 民權主義
第十五章 民權的定義及其歷史
人類初生以前
蠻荒時代
畜牧時代
神權政治和人與人之間的斗爭
獨裁的證明
“民權”已有150 歲
《民約論》
民權是*新的政治潮流
個人野心與民權
個人野心與軍國主義
第十六章 民權與自由
爭自由
自由與民權的重要性
中國暴政之下的自由
歐洲的專制
選擇我們革命的口號
中國有充分的自由
自由太多而缺乏團體
三民主義
第十七章 民權與平等
沒有天賦的平等
機會均等
歐洲的不平等
美國的不平等
美國南北戰爭的意義
中國的國情
民權的起源
工人運動
工人與政治
三種人類的劃分
第十八章 爭取民權運動
美國的抗爭
美國獨立戰爭后殖民統治的瓦解
中國的聯邦化
美國政府是被授權的
法國大革命
英國德國的民權風潮
德國是中國的榜樣嗎?
丕士麥與民權的斗爭
民權的三次障礙
民權的四種類別
代議政體
第十九章 “權”與“能”的區別
西方文化簡介
西化不是萬能的
西方的政治體制并不適合中國
可借鑒的經驗
三種人
“權”與“能”
歐洲反抗政府潮流的起源
有大本領的人才能統治
更多例子
專家治國
第二十章 推行民權的方法
行政機器的內涵
對強權引擎的控制
對政治引擎的管理
舊引擎提供前力量
政權與治權的區別
對政府的直接控制
直接民主的四項權利
五權憲法
造成萬能政府,為人民謀幸?! ?br />第六部分 民生主義
第二十一章 社會問題:定義及解決之道
“民生”的定義
社會問題的起源
社會、社會學及社會主義
烏托邦社會主義
科學派社會主義
對歷史的唯物主義解釋
階級沖突的謬誤
盈余價值的謬誤
資本主義近來的發展
福特汽車廠里的社會試驗
消費合作社與商人被消滅
消費社會的重要性
第二十二章 地權和資本問題
解決民生問題的方法
共產主義
中國的貧困
土地價值的增長
對民生重要性的低估
三民主義與共產主義
中國的土地問題
土地問題的解決方法
節制私人資本
制造國家資本
第二十三章 吃飯問題
現代國家的吃飯問題
中國的糧食短缺
作為食物的空氣和水
作為食物的植物
農業生產和農民問題
機械在農業中的運用
肥料問題
電力的運用
換種、除物害及制造問題
運輸問題
運輸糧食的意義
防天災
農業生產的資本主義基礎
民生的四大需要
第二十四章 穿衣問題
穿衣的起源
人類生活的三級標準
絲織業的問題
制麻工業的問題
棉紡工業的問題
因落后的工業而造成的損失
中國紡織工業的興起和衰落
不平等條約的影響
需要保護性關稅
毛工業的問題
穿衣的作用
孫中山年譜
出版后記
吾志所向-孫中山的政治社會思想 作者簡介
著者
孫中山(1866—1925),名文,字載之,號日新,又號逸仙,生于廣東香山縣(即中山市)翠亨村。他是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先行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創始人,三民主義的倡導者。著有《建國方略》《建國大綱》《三民主義》等。
編者
許仕廉,中國著名社會學家。湖南湘潭人。主要從事社會學、人口學的調查研究與教學工作。留學美國,獲愛荷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譯者
趙諾,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中國現當代政治史、思想史、財政史。
- >
沉雪
沉雪
¥25.9¥36.0 - >
近三百年名家詞選
近三百年名家詞選
¥28.5¥38.0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40.6¥58.0 - >
詩經-四書五經詳解
詩經-四書五經詳解
¥16.3¥41.0 - >
隨園食單
隨園食單
¥23.5¥48.0 - >
漢字描紅全系列12冊
漢字描紅全系列12冊
¥21.7¥72.0 - >
愛麗絲鏡中奇遇·羊毛與水
愛麗絲鏡中奇遇·羊毛與水
¥18.0¥36.8 - >
中華名家書法字典:佛教名家書法字典
中華名家書法字典:佛教名家書法字典
¥9.5¥28.0
-
中國宮廷政治
¥12.5¥29 -
中國古代專制主義的政治學分析
¥11¥29 -
中國為什么要改革-思憶父親胡耀邦
¥24.5¥48 -
當代中國政治思想史
¥9.9¥31 -
中國科舉史話
¥6.4¥20 -
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