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bzz7z"><strike id="bzz7z"><strike id="bzz7z"></strike></strike></track>
    <track id="bzz7z"></track>

      <noframes id="bzz7z">

      <noframes id="bzz7z"><pre id="bzz7z"><ruby id="bzz7z"></ruby></pre>
        <track id="bzz7z"><strike id="bzz7z"><strike id="bzz7z"></strike></strike></track>

            <pre id="bzz7z"></pre>
            423讀書月閱讀盲盒 合成詩經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最后的閨秀

            最后的閨秀

            合肥張氏四姊妹的生活與錯綜復雜的命運不亞于宋氏三姐妹。二姐允和是語言學家周有光的夫人,此書是她唯一一本完整的個人自傳體隨筆。

            作者:張允和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時間:2018-09-01
            開本: 16開 頁數: 213
            讀者評分:4.8分8條評論
            本類榜單:傳記銷量榜
            中 圖 價:¥29.5(5.0折) 定價  ¥59.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本書正在團購: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69元免運費
            ?快遞不能達地區使用郵政小包,運費14元起
            云南、廣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區快遞不可達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最后的閨秀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8062857
            • 條形碼:9787108062857 ; 978-7-108-06285-7
            • 裝幀:簡裝本
            • 版次:1版1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印刷次數:暫無
            • 所屬分類:>

            最后的閨秀 本書特色

            合肥四姊妹是在蘇州園林中長大的閨秀,經歷著從傳統到現代的歷史蛻變,詩情畫意的生活與錯綜復雜的命運不亞于宋氏三姐妹。她們的絕代風華牽動著人們對那個時代的想象。
            二姐允和是語言學家周有光的夫人,此書是她獨一一本完整的個人自傳體隨筆。此次推出布面精裝版,增加圖版,以期有更多讀者可以一度芳華。

            最后的閨秀 內容簡介

            葉圣陶曾說:“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边@四個才貌雙全的女子便是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二姐允和是四姐妹中靈秀、風趣的一位,被稱為閨秀,這本書是她的處女作,也是她獨一一本完整的個人自傳體隨筆。書里記錄的是逝去的歲月、歷史的傷痕所無法遮掩的暖暖的愛意——父母恩寵、伉儷情深、姐妹情誼、兒孫之福、昆曲之愛……其中無論是傳記軼聞還是稚子童言,莫不生動有趣又句句入心。其實,她本人就是一部“由特殊時代、特殊環境、特殊經歷,優秀的先天基因和后天造化而成的完美作品”。在喧囂的現代都市,她的生活意境遠遠高于車海人流,雅于庭院深深,讓人沉靜,在沉靜中慢慢體味,心馳神往。

            最后的閨秀 目錄

            二姐同我 張充和 此景只應天上有 葉稚珊 原本無我 本來沒有我 紅雙喜 父母恩寵 一封電報和*后的眼淚 樂益女中 看不見的背影 灑到人間都是愛 棠棣之花 王覺悟鬧學 大弟新娘俏 哭二弟 沈家二哥 半個字的電報 一封快信和一頁日記 從**封信到**封信 相知相伴 溫柔的防浪石堤 八十六歲學電腦 喜的是《水》,憂的也是水 風雨如晦 小丑 小白兔 小蜻蜓 先生之風 張聞天教我國文課 落花時節 含飴弄孫 慶慶的一天 寫給慶慶 安安的一天 給安安的兩封信 戀戀昆曲 七十年看戲記 二次亮相 昆曲——江南的楓葉 悼笛師李榮圻 江湖上的奇妙船隊 不須曲 一介之玉顧志成 曲謎傳友情 人得多情人不老 憶往情深 黃山歸來壽瑩環大姐 難途有寄二首 過南園烏鵲橋故居(四首) 長安喜遇詠蓮 附錄 以柔弱堅守著人性的尊嚴 葉稚珊 記當代才女張允和 周素子 別離的笙簫 沈紅 翠綠的紅楓 周和慶 張允和年譜簡編
            展開全部

            最后的閨秀 節選

            二姐同我

            張充和
            二姐同我相聚的日子,八十八年總共不到兩年。我出生八個月,過繼給二房叔祖母做孫女,由上?;睾戏世霞?。
            **次到壽寧弄家中,我七歲。見到三個姐姐五個弟弟,又高興,又陌生,像到另一個世界。姐姐們覺得忽然跑出個小妹妹來,更是件新鮮的事。于是商量要辦學校,說到做到。大姐的學生是二弟,三姐的學生是大弟,二姐的學生是我。二姐*是上勁,把我名字改成“王覺悟”,還把三字繡在一個書包上,要我背著。學校在園中的花廳里,上的是什么課我記不得了。有一天,不知為什么得罪了老師,她用一把小剪刀,一面哭,一面拆“王覺悟”三個字??薜煤軅?,大大說了她幾句:“這么大人還哭,小妹妹都不哭,丑死了?!笔潞笠姸愕闹鳌?后的閨秀》。故事略有出入,或大有出入。以后我們師生和好如初。她教我在一塊緞子上繡花,我從未拿過針,她完成后,算是她教我繡的,到處給人看。鐘干干夸我,更夸她教得好,她高興,我也高興。其實到現在我還不會繡花,正如我不會算算學一樣。
            第二次回家,家在九如巷,我十四歲。大大在我九歲時過世。繼母生了三個孩子,兩個不存,只有寧和七弟,才兩歲。從此我們姐弟是十個人。這次是祖母帶我來蘇州,我們住在南園李家別墅。祖母有時把我送到九如巷同姐姐們住幾日。也許不到一月,我們就要回合肥,三個姐姐在晚上,關起樓門,辦了四個碟子、一壺酒為我餞行。我們誰也不會喝酒,只舉舉杯做樣子。但二姐就真的喝了幾口,即時倒在床上。大姐說:“今天送四妹,不可無詩,我們四人聯句,一人一句就是一首詩了?!贝蠼阆葋硪痪洹案钜轨o小樓中”,第二句該是二姐,可是她呼呼地睡著了。三姐向我擠擠眼睛笑著說:“她做不出,裝睡了!”她可真醉了,叫也不醒。大姐說:“三妹接第二句吧!”三姐接“姐妹欣然酒興濃”。大姐接了第三句“盤餐雖少珍饈味”,我接“同聚同歡不易逢”?,F在看來,這首詩真是幼稚。但當時我真感到真正我有三個姐姐對我這么好,還給我餞行。夜間都睡靜了,我是**次百感交集不能睡,做了一首五律:“黃葉亂飛狂,離人淚百行。今朝同此地,明日各他方。默默難開口,依依欲斷腸。一江東逝水,不
            作洗愁湯?!币彩瞧祁}兒**遭五律。
            第二天,大弟知我們又吃又喝又作詩,沒有帶他,有些失望,也不服氣。他做了一首長短句:“天氣寒,草木殘。送妹歸,*難堪。無錢買酒餞姐行,只好對著酒店看。無錢醉,無席餐。望著姐歸不能攔。愿姐歸去能復來,相聚樂且歡?!蔽铱戳擞指吲d,又感動?;睾戏拾讶自娊o我的舉人老師左履寬看,他說宗和的*好。他其時十三歲( 本文中年歲都是虛的),因沒有讀多少舊詩,所以沒有舊詩老調。我們略讀了一些,就無形中染了老調。以后他偶然作些,都無舊詩習氣。此后只同三姐通了幾封信,也還有一兩首小詩。1930 年,祖母春天過世,我十七歲。秋冬之際回到家中。這次是真正回家了。但是姐姐們已都去上海進大學,我一個人在樓上一間房住。*大的轉變,我得進學校,按部就班。爸爸的意思是應該要受普通教育,問題是在英文和算學上。二姐介紹她中學算學老師周侯于,從“四則”教起。我在樂益小學六年級讀幾天,就讀初中一年級。一年后,“一·二八”事變,我們一家去上海。我斗膽考務本,居然考取高一。以后轉光華實驗中學,是二姐與她同學們辦的。二姐也是其中老師。她住老師宿舍,我住學生宿舍,那是她同耀平兄還在戀愛時,我同她不常見。
            耀平兄請我陪他三姐去向爸媽求婚。三姐非常文雅、客氣地說了很多求婚應說的話,我一句也不懂。爸爸是個重聽,媽媽也不會這一套,兩人只微笑,微笑就算是答應了婚事。后來耀平兄送我一件紅
            衣,稱我為小天使。他們在上海結婚,曲友們還叫我唱《佳期》,耀平兄看著曲本.以后他向二姐說,如果四妹懂得詞義,大概不會唱了。其實唱清曲,題目應景就行。上臺表演又是兩回事。她連生三個孩子一個不存。以后我去北平,回蘇州,又去南京,都同她很少見面。直到抗戰初期,她一家來張老圩避難,住很短時間就先往成都去了。后來我到成都見到她,但不住一起,我同四弟、镕和弟另住在湖廣館。她同光華教員們同住。不久我去昆明。直到1941年我到重慶,正是大轟炸,不記得她住何處。見面時只在蔭廬胡子嬰家。以后她同曉平、小禾住在江安,我也去住了幾天。江安是個安靜而美麗的地方。我*喜到江邊去散步,也聽不到警報聲。那時我的工作地點是青木關教育部,不常去重慶。忽有一個消息傳來“小禾病重,來重慶醫治”。小禾病已很嚴重。盲腸炎轉腹膜炎,已變成只剩下皮包骨了。戰時的特效藥及盤尼西林等藥,只許空軍可用,醫生也束手無策,只每天給小禾洗一次,腹部開一口約二三寸長,洗時并不聽她叫痛。但不時要二姐抱她,說背疼。一天好幾次,二姐的身個小,小禾七歲,雖瘦,對二姐說來,還是又重又大,
            天氣濕熱,我向小禾說:“媽媽累了,我抱抱吧?!彼D過要哭不能哭的臉,皺著眉頭說:“不!”以后又喊,“媽媽,抱抱。媽媽,抱抱?!倍惚谔僖紊?,她閉著眼,安安靜靜似乎睡了。及至放到床
            上,又要抱,越來越想在媽媽身上睡。二姐多日的焦急、痛心、疲勞,雖是抱她坐下,但小禾整個上身仍是在她臂膀上。一次小禾又要抱,二姐抱是抱起了,卻突然把她向床上一放,伏在床上,失聲痛哭說:“我受不了了,我受不了了……”我每天都在希望與絕望之間窒息,透不過氣。經二姐這一發作,我跑到門外大大地抽咽??醋o們以為小禾出了事,趕快進去,看看無事又都散了。
            一個下午,炎熱稍散,二姐同我走回蔭廬,路上喝杯冷飲。兩人擦個澡,天已傍晚,到醫院大門,門外停一口白木小棺。我們心里明白,我說:“回去! 明天再來!”二姐沒有反對,也沒有說要再看小禾
            一面,也沒有一滴眼淚,她已傷心到麻木了。第二天清晨,太陽沒出,我們去醫院,小白棺已在防空洞。小禾離開我們安然睡去了,不再要媽媽抱了。這幾十年來二姐同我、我同二姐再沒提起小禾。只一次,提起五弟,她說:“我很感激五弟,他替我辦了小禾的后事?!?
            以后我進城不再住蔭廬,住在曲友張善薌家,她的住處是上清寺,青木關進城*后一站就是上清寺。一天清早,天還沒亮,有緊急敲門聲,工人起來開門。一聲“四妹!”是耀平兄,我幾乎滾下樓來,我以
            為二姐出了事。耀平兄說:“曉平中彈! 我要去成都,請你同去找鄭泉白搞車票?!彼牢颐看位厍嗄娟P是鄭泉白派人買車票的。于是我們又去敲鄭家的門,他即刻派人到車站內部去買,不必站班,有時站班
            還不一定買得到。耀平兄拿到車票,就搭**班車去成都。我送他走后,驚魂不定,曉平再出了事,二姐怎么辦? 這一家又怎么辦? 我一天到晚走路,大街小巷去跑,善薌看我這樣游魂似的不安定,她說:“得
            消息時說中彈,不死,總是有救的。成都醫院好,壞消息未來,就是好的?!彼降妆任掖髱讱q,這么一說,我倒稍安定些,還是等著,等著。重慶到成都是兩天的路,六七天后,得到耀平兄一封長信,敘述
            他一路上心理變化,好的方面少,壞的方面多。及至到家,見到老母還在靜靜地擦桌子( 周老太*愛干凈),知曉平已出院,于是一塊石頭才由心中放下。這封信寫得真切動人,是篇好文章,我一直帶在身邊。十年前寄二姐轉曉平。二姐回信說,此信同曉平腹中取出的子彈放在一起,傳之后世。1945 年6 月在成都醫牙,住在二姐家“甘園”( 就是曉平中彈的地方),我有幾天日記,抄下作為結束:

            7 月10 日 醫生說二姐胃中有瘤,疑是cancer,要動手術。
            7 月13 日 二姐明天八點動手術,耀平心中很不安,一天三次到院。好丈夫即在此處可見了。
            7 月14 日 二姐于八點進手術房,割去盲腸及胃中小瘤,經過良好。
            7 月16 日 晚間在醫院為二姐守夜。
            8 月4 日 幾日來在醫院。二姐瘦了八磅。胃口不開。
            8 月8 日 二姐同房病人趙懋云,是**屆北大女生,信佛,要我唱彌陀佛贊。
            8 月10 日 一聲炮響,勝利了。耀平、曉平去前壩。
            9 月4 日 陪二姐到湖廣館看李恩廉。

            二姐大概是8 月10 日以后出院的,我沒有記。
            二姐后半生是多彩的、充實的。她為昆曲做了很多有用的事,寫了很多文章,又恢復了《水》。*重要的是抗戰中的苦難,鍛煉了她的大無畏精神,雖然她本來也不是個畏首畏尾的人。只看紅衛兵來抄家時,她那種幽默、瀟灑不可及的態度。她雖然有嚴重的心臟病,卻沒有一點屈服于病的心理,仍是如常人,甚至于超過常人的勇敢辦事、學習。所以她滿意一切,也沒有帶走一點遺憾。

            最后的閨秀 作者簡介

            張允和(1909—2002):原籍安徽合肥,隨父移居蘇州,是當代著名昆曲研究家,語言學家周有光的夫人。允和出身名門,長于蘇州園林,是著名的合肥四姊妹之一。畢業于上海光華大學,精于丹青,擅長攝影,寫曲填詞,亦能工詩。1956年與俞平伯創立北京昆曲研習社,編輯《社訊》并演出昆曲劇目。在八十六歲高齡,重新編印張家久已??摹端?,凝聚親情、互通聲氣。晚年出版《最后的閨秀》《浪花集》《多情人不老》等多部作品。

            商品評論(8條)
            • 主題:

              自傳體隨筆,看個人喜好

              2023/5/4 14:27:26
              讀者:******(購買過本書)
            • 主題: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深入研究推薦

              非常好的一本書,值得深入研究推薦

              2023/4/22 23:35:11
              讀者:san***(購買過本書)
            • 主題:學習中長知識

              最后的閨秀,張家的才女

              2023/2/25 21:13:16
              讀者:mus***(購買過本書)
            • 主題:

              不值得買。裝幀和書簽功效的這一條條很有美感,有舊時風情。作者文采一般,可能寫昆曲更專業些。滿篇童趣恬淡。

              2023/2/20 23:28:03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很好,謝謝中圖網,價格比較優惠,送貨速度快,圖書內容經典,值得收藏!

              2023/2/18 20:12:45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很有記錄感的書

              三聯出品 必屬佳作

              2023/2/15 10:14:05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非常好的一本書,內容豐富多彩,值得購買使用!

              2023/2/8 15:58:02
              讀者:smg***(購買過本書)
            • 主題:最后的閨秀

              蘇州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風華絕代!

              2022/12/1 22:21:36
            書友推薦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